发力微短剧新赛道,上海将打造有价值流量高地
2024-06-27 14:51 来源:文汇报
    

        昨天,首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重点发布《关于上海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手握5.4亿播放量的《柒两人生》出品方来了,把电商平台的定制广告做出超5亿播放量的《重生之我在AI世界当特工》创作方也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第29届上海电视节“流量”高度集中的一天。

        同一片场地,华策、柠萌等头部影视企业、坐拥世界级高科技影棚的上影昊浦基地,各大头部内容机构平台也都来到现场,制作、分发、IP、投资、产业孵化等,几乎是本届电视节在内容产业链上参与方品类最庞杂的一次大会。台上主题论坛、项目展演,台下创投洽谈,一墙之隔的厢房,各产业基地也轮番发布相关政策。

        无论“顶流”“头部”,还是初来乍到的新面孔,他们关心同一件事:对于微短剧这条活力、潜力无限但同时又被指野蛮生长的赛道,拥有“开放、创新、包容”城市品格的上海,会怎样布局?

        根据新政,上海围绕推动微短剧全产业链经济发展,从培育市场主体、加速产业集聚、精品内容引领、鼓励布局海外、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提出9条硬举措,亮出“政策+服务”组合拳。为支持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上海还将每年统筹设立5000万元的微短剧产业引导经费,还配套了一揽子扶持计划,“繁花计划”重点支持紧扣时代脉搏、凸显上海特质的项目;“出海计划”鼓励拓展多语种海外市场;“优才计划”抛出租房补贴等支持吸引人才;“保障计划”探索内容审查服务。目标就是要力争在3年内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培育壮大10家行业龙头企业,基本形成空间集聚、主体丰富、创作活跃、科技赋能、服务精准、健康有序的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

        面对微短剧产业的“泼天流量”,上海这次出台新政,毋庸置疑是希望引渠灌溉良田,打造价值层面的流量高地。


变局

“内容精品会更重要”

上海鸣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编剧、上海拌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朱林丽刚完成台上演讲,就被人团团围住索要联系方式,技术公司、平台方、摄制基地、提供金融服务的,很多人都是冲着《重生之我在AI世界当特工》而来。“之前,商业市场里有人打听那个项目谁做的。”朱林丽说。

如果说曾经一段时间人们提及微短剧言必及“财富神话”,那么在上海微短剧大会,许多人能感知变局——“内容”是主角。


        鸣白就是典型案例。“2017年工作室初创时4个人——一个编剧、一个导演、一个后期、一个策划。2019年底开始做短剧,到现在262部,快手、抖音、爱优腾芒,都有合作。”朱林丽是小说写手出身,有段时间流行将网文小说做成信息流广告,渐渐的,广告里的创意点孵化出剧情,团队深入短剧领域便是水到渠成。她告诉记者,公司发展至今拥有近百人,其中内容端小伙伴约四成,“很多是编剧,不缺故事素材,脑子里也有创意,确保可以持续不断地产出”。

        “事实上,微短剧本身具有‘编剧中心制’特点,而上海微短剧的特点是注重精品。”上海市文旅局广电网络视听处处长游海洋介绍,上海此次发布新政,同样也是强调要以精品内容为导向。

        当天的微短剧大会上,鸣白新宣了一批项目,他们将和电视剧《繁花》中的演员陈冠甯合作短剧《我是邮票李》,同时也在推进贵州村BA和三星堆等文旅题材。为写村BA,他们到台盘村待了七天,与村民一块儿生活,认认真真走访了很多村BA球员。“希望把口碑做出来,赚钱的事交给时间,而流量,我想是为好内容导流的。”朱林丽说,上海是座“讲规矩”的城市,“当我们把东西做到标准,很多路就通了”。

格局

“一个基地就有一站式”

        浙江有横店,上海有“竖店”——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在微短剧大会现场,中心的两位当家人兵分两路,总经理在厢房推介他们园区的相关设施和服务,副总经理俞耀在大会主会场了解上海的新政、找寻未来合作伙伴。

        “我们能为微短剧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俞耀介绍,“一站式”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园区里提供场景、服化道、设备、器材、住宿、餐饮的拍摄一站式;另一个是在制播层面,通过与各方平台合作,为剧组实现从制作到上线、投流的一站式。按计划,整个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将有250亩园区,目前已有约四分之一投入运营。

        一个基地就能完成一站式,这在上海并不鲜见。



        作为全国网络视听内容创制高地,上海深厚的影视产业积淀为微短剧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土壤和综合优势。上海拥有阅文、七猫等网文IP源头企业,有柠萌、开心麻花、鸣涧等3000多家专业影视制作机构,有哔哩哔哩、小红书、咪咕等重点视听平台,基本实现了从版权、制作到分销、投流等各环节的微短剧产业链布局和细分市场覆盖。

         就在上海市级主管部门发布新政的同时,区一级也带来各自的微短剧发展政策清单。松江的影视产业集聚、高科技影都、G60科创走廊等为区域增加磁力。杨浦区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的品牌集聚优势招揽人才与优质项目,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生态氛围;而复旦、同济、上财等10所高校林立,可以为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容创作、技术革新、宣传发行的人才储备。

        此次新政发布,上海有意引导杨浦、松江、闵行三区错位发展、协同升级。未来,三区将分别打造微短剧产业平台集聚区、微短剧拍摄制作集聚区以及基于生成人工智能和专业广电技术的全国微短剧标杆产业园区。

破局

“左手科技、右手内容”

 

        许多人刷到过“柳夜熙”或“惠惠周”,前者是短视频平台上拥有近800万粉丝的数字人,后者则是网生“特效第一人”,他们都出自上海公司创壹科技之手。

        “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是数字人、虚拟制片,以及AI,曾打造国内首部数字虚拟人短剧《地支迷阵》。”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梁子康说,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上海公司,科技基因是他们的初始基因。他们希望在微短剧大会上进一步推广如何用科技为短剧赋能、做出精品,他们也相信,“AI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微短剧”,上海有条件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去为市场提升效能,更为短剧赛道增添科幻等精品内容类型。

        梁子康的想法与首届上海微短剧大会的主题不谋而合——“品质”创制、“数智”应用、“新质”发展。相同的目标,链接起同道中人。

        来到微短剧大会现场,小红书互联网和文娱行业群总经理赵维晨觉得,一些精品微短剧与小红书站内3亿月活用户的需求是有交集的。“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赛道,希望能借上海电视节的机会和产业链上下游多交流,找到未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打法。”在他看来,微短剧是个可以链接多产业的内容产品,“我们会跟3C数码、美妆、旅游产业的公司深度合作,发掘更多小众打卡点,通过观剧的方式去做城市文旅的分享”。

        当天,中文在线微短剧进驻上海;哔哩哔哩发布2024—2025精品微短剧片单及“探照灯计划”精品短剧征集活动;七猫、国脉文化、无忧传媒等企业也纷纷入局……合作成果纷纷落地,上海的目标是明确的:引导更多机构、企业、平台投身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让小故事链接大时代,微短剧走出长远之道。

84800587 、84800585 版权所有: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006192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 邮编410003 办公电话:0731-84801916 传真:0731-84801955 邮箱:2399739646@qq.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