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流行、倍速播放的普及,“短、平、快”成为众多用户对网络视听内容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微短剧呈现井喷式发展。
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达到同期电影市场规模的近7成,同比增长267.65%。强势的社交属性、独特的传播场景、垂直的运营思路,让不少微短剧“破圈”传播,也使“追看微短剧”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新潮流。
“电子榨菜”掀起流量浪潮
微短剧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十几分钟不等,故事叙述与情节设置突出快节奏、高密度、强情节、多反转等特点,精准地击中了部分观众在快节奏社会中的观看喜好和观赏期待,成为不少人业余生活中的“电子榨菜”。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网络视听成为我国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达10.4亿,其中短视频领域占比40.3%,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时有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等,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收看微短剧的比例为57.9%。
越来越多的用户,尤其是年轻群体,将注意力从长视频转向短视频,对微短剧“上头”,乐于在几分钟的剧情中体验虚拟人生、追求情绪价值,开通平台付费为内容买单。“以前总觉得短剧很土,演员演技浮夸,故事情节老套,入坑以后却发现也真是令人‘上头’。”“下班后身心疲累、不想动脑时,这些微短剧能让我短暂逃离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放松下来。”诸如此类的评论,引发了大量共鸣。
从IP改编,到明星参演,再到传统影视从业者入局参与,海量的用户带来了高流量与高收入,为微短剧市场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然而,各方的涌入也使微短剧开始“野蛮生长”,乱象丛生。为了制造卖点,有些剧情掺杂低俗内容;为了追求噱头,内容雷同的低质作品批量产出;为了快速逐利,付费骗局层出不穷。
“野蛮生长”滋生收费乱象
行业发展火热的狂欢背后需要更多冷静的思考,“微短剧造富神话”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已初露端倪。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点名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乱象。
一位来自北京的消费者分享了自己遭遇的“套路”,“在某短视频平台看了几集微短剧之后,弹出链接,要跳转充值才能继续看。点击链接进入一个微信小程序,剧情显示200多集,充值168元成为会员后,继续观看。但看到79集就换了一个剧情,根本没有200集。”
另外,“广告宣称‘9.9元解锁本剧全集’,仅看到一半就被要求再充值”“在微短剧小程序上支付了400余元‘年费’,但是退出后找不到观看入口,再通过推广链接进入又要重新付费”“莫名其妙扣钱,自动付款关不掉”……诱导付费、自动续费陷阱等微短剧收费乱象也频频见诸报端。
其实,微短剧的收费并不比传统“长剧”的点播费用低,全剧观看费用有时相当可观。在授权播放平台上,完整观看一部82集的微短剧,需要充值近百元。部分微短剧在勾起用户的好奇心理后,通过模糊的付费规则,甚至虚假宣传、误导性标价等方式,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自动付费。加之微短剧播放平台多、平台之间相互跳转、收费方式多样,导致消费者,尤其是对网络环境不太熟悉的老年人更加容易落入付费陷阱。老年消费者还常常面临着投诉难、退费难的情况,许多短剧制作方被投诉后就“换了马甲”或直接下架视频,使得维权难度进一步提升。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消协律师胡钢表示,微短剧收费一是应该对标市场同等产品,定价需公平合理;二是收费应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作为网络视听的新业态,微短剧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但如果放任付费乱象泛滥,不仅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也将危害微短剧行业的生命力与市场发展前景。
“以小博大”亟需规范发展
与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微短剧必然存在优胜劣汰、逐步规范的过程,想要持续繁荣、“以小博大”,离不开监管部门、主流平台、内容创作者等多方协同发力。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看来,“文化产业在细分领域不断拓展,非常需要微短剧这个新赛道健康有序、可持续性的发展。主管部门一方面是严格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也鼓励微短剧形成良性市场循环。”
目前,对于网络微短剧行业的生态治理持续加码。广电总局对网络微短剧开展常态化治理,2023年3月至11月,督导抖音、快手、腾讯、B站、小红书、好看视频等平台累计对外发布公告40余期,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并建立网络微短剧“黑名单”机制。
同时,多家网络平台也相继开展治理工作,例如,抖音平台通过增加审核流程的方式上调微短剧投流门槛,快手则已切断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认为,作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者,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观众也可以积极参与到优质内容的构建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消费需求,关注作品的质量和内涵。”
在冷凇看来,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需得把好“开端”关,价值红线不能碰。在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的同时,需要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与其他网络视听节目一样,微短剧不是法外之地,不等于无底线、无节操的低劣之作,作为新生的、受群众喜爱的形式,始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更要以社会广泛达成共识的公序良俗作为创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