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京津冀深化与东盟国际中文教育、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协同协作的创新举措。希望更多这样的活动在津举办,持续加强京津冀教育协同协作,促进区域国际中文教育和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东盟友好往来和高水平人文交流合作,推出一批面向东盟文教旅体相融合的人文交流项目,打造既是中国、也是世界的高水平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品牌,着力建设开放之城。
曲凯表示,青年是故事的亲历者,更是未来的希望。青年人在学习中文中体察和感悟现实社会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对促进中国东盟相知相亲、交流互鉴,实现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在语合中心、中国-东盟中心、世汉学会指导下,京津冀高校联袂协作,通过活动既促进中国东盟民间交流互融互通,也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有温度、有厚度的中国形象,是促进双方加深感情、深化友谊的有效渠道和有力抓手。
钟英华表示,中国与东盟交往历史悠久,关系密切,中文是联结中国—东盟相知相亲的重要桥梁纽带。活动的成功举办,定能推动中国与东盟青年之间更加紧密的交往,提高中国东盟青年学生实践意识,促进中国东盟青年结交国际中文教育好伙伴、好朋友,传递友好声音、讲好中国东盟友好故事,助力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随后,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京津冀学生的文艺活动展演,演出在《多姿——东盟国家联舞》中拉开序幕,通过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传统舞蹈与中文歌曲的艺术连接形式,展现来自东盟留学生的青春风貌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合唱《还记得他曾说》是来自印度尼西亚学生对《论语》的感悟,以歌曲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印尼青年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友谊之声。相声《妙“比”生花》由来自中国、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学生以天津传统艺术文化为桥,通过不同文化的起伏冲突,笑料不断、掌声频频,展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写照。话剧《梦想》讲述了一位曾受到过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帮助的留学生,励志想成为一名本土中文教师的故事,展现中国东盟山水相连、人缘相亲,友好关系的源远流长。歌曲《少年》由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赤道几内亚的学生合作表演,传递青年学子对青春梦想的憧憬和追求。
演出过程中,在场中外嘉宾为获得“青年精英”“青年才俊”“青年风采”和“未来之星”的优秀选手颁奖,鼓励中外学子继续为中国东盟构建更紧密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共同为在天津师大落地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基地”“天津市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京津冀东盟留学生“我与中国”中文故事短视频展演活动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中心指导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支持下,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教委(教育厅)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共同承办,活动历时8个月,吸引来自62个推荐单位的3000余名中国与东盟国家师生的踊跃参与,收到精彩短视频作品306件。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青年之间更加紧密的切身交往,带动中国东盟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助、互学、互鉴,促进中国东盟青年结交好学友、好伙伴、好朋友,传递中国东盟友好声音、讲好中国东盟友好故事,助力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