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如《小苹果》《我的滑板鞋》等“神曲”频现,屡屡引爆网络舆论场。“神曲”如何走红?以《感觉身体被掏空》为例,其一方面植入了大量网络文化流行元素,自带戏谑、恶搞的传播属性,同时亦契合了众多网友“拒绝加班”的社会心理,因此能瞬间激发社交媒体用户的传播热情。
多渠道组合传播
7月27日9时30分许,《感觉身体被掏空》在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及相关视频网站上同步首发。经过短短数天的发酵传播,公众号该帖阅读量早已突破10万+,后台粉丝增长上万人。
在新浪微博,截至7月31日11时,相关话题“感觉身体被掏空”的阅读量则达到3.4亿,讨论量也高达20万;微博秒拍视频播放量接近3000万,转发超15万次。这首“神曲”迅速成为霸占舆论高地的“爆款”。
“不要加班,不要加班。”该“神曲”围绕着年轻人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与烦恼疯狂调侃,有网友对此评论:“歌词看似漫不经心,诙谐幽默,实则道出了许多人的心中苦水,触发共鸣,直指人心。”
同时,该“神曲”甫经推出,自媒体便纷纷跟进转发,促进了其后续传播。7月27日上午,杜蕾斯官方微博“@杜蕾斯”发布了一张海报,主题便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海报下方则贴出了彩虹合唱团的LOGO。微信公众号“同道大叔”,则于7月28日下午发布了与彩虹合唱团合作的“当加班狗遇上十二星座”主题视频,用十二种演唱方式表达了十二星座各自的加班心声,该视频亦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阅读量超过了10万+。
戳中“笑点”与“痛点”
“该‘神曲’的走红,离不开对网络流行文化元素的信手拈来。”有评论认为,歌名“感觉身体被掏空”本身就是一句网络流行语,借势网络流行文化,自带戏谑、恶搞的传播属性,贴近了网民内心。有网友从该“神曲”技术层面分析认为,对于听腻了标准化的流行音乐产品的公众而言,交响乐、大合唱的演绎方式是新鲜的,与加班主题、无厘头式的“魔性”歌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营造了雅俗共赏的惊奇感,带来了出其不意的视听冲击感。
通过分析类似的网络“神曲”,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对一本正经的艺术形式的反叛,对公众社会心理、猎奇心理和鉴赏喜好的迎合”。
以《感觉身体被掏空》为例,这首歌围绕加班这个话题,极易引发城市人群共鸣。“沙发是我港湾,肚子空空,画饼做梦,如何放轻松?”等歌词在戳中网络用户“笑点”的同时,也戳中了用户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