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2016-07-18 16:24 来源:中国江苏网
            问:你有过一个“报人电视”的说法,请解释一下含义好吗?

  答:这是几年前的一个提法。1995年,北京电视台出现了一个栏目叫《北京特快》。这个栏目一看就很特别,第一印象,它播报的速度特别快,报道的内容很多,画面是大量的短镜头组接,节奏也就特别快,因此给人信息量特别大的感觉,包装也瑰丽多变,特别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因为创办这个栏目的都是些报人,新闻界就有人指出这个报人办电视的现象。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电视史论,从电视的发展看这个现象,便觉得问题不是那么简单。那以前我提出了一个电视节目的文学化、电影化倾向的问题,结论是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文学化时期,正处在电影化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分期界限大约划在1990年。这时候一看,这个《北京特快》不简单,它不仅是报人在办,而且它还很像报纸,使用了很多报纸做新闻的方法。我觉得里边有好多东西,显示出电视下面的发展方向,于是就接着“文学电视”、“电影电视”,提出“报人电视”这么一个与中国电视发展方向有关的分期概念。

  报纸做新闻做得比较成熟了,一是做了这么多年,二是这些年又跟广播电视竞争,它就越来越有经验了。这样,那些报人来办电视,自然而然地就要使用做报纸的经验。而电视一开始并没有新闻,开始只有娱乐,后来才做新闻。早期的电视新闻是很简单的,美国有一句行话,把电视新闻叫“撕下来念”,一般一条新闻一页纸嘛,念完一条撕下一页再念下一条。基本上就是念报纸了。早期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是这样的。而且,电视经过很长时间以后,也还是没有脱离报纸那些东西。没办法,超越不了,一是人家搞新闻的年头长了,经验丰富;二是在同样长的接受时间里,文字能传达的信息量比电视大。加上报纸又在不断进步,经常出点新招,比如所谓深度报道,就有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种种;还有什么“新新闻主义”,把文学写作的手法也搬出来了;编排方面,不仅是栏目化,还有“杂志化”。于是电视也跟着栏目化,也出现了杂志型节目,以美国的《60分钟》为代表(在中国是《东方时空》)。不是报纸就是杂志,电视怎么逃也逃不过报刊,逃不过文字印刷媒介搞的那一套。

  当然,电视人也一直在努力。一方面是按报纸的那一套办,另一方面是想把电视办得有意味一些。这就靠解说词,把解说词写得或优美抒情或铿锵有力。但是这么办下去,显而易见就是让文学主宰电视了,谁的词写得好,谁就是大拿,而且无论画面是什么,画外音(解说词)说是什么才是什么。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学电视”时期,也可以叫电视浪漫主义时期吧。这个浪漫主义,不是文学艺术里的那个浪漫主义,电视是信息传播媒介,它搞浪漫主义,是不真实、虚假的意思。显然,“文学电视”的问题一是容易虚假,二是没有自己。后来觉得电视有一个东西可能是自己的,那就是画面、现场,得让这个东西说话。其实这是从电影里找到的东西,就是使用电影纪录片的一些方法,有的电视人把它叫纪实方法。于是,这个“电影电视”时期或者叫电视纪实主义时期开始了。若论影响,以1991年冬天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为代表吧。当然在这之前就有一些了,中央台在1989年左右做过一套片子叫《中国人》,其中有一部是完全没有解说词的,编导是吴文光(后来吴文光又自己做了《流浪北京》,也是一句解说词没有)。主流电视接过这个东西,做了《望长城》。这个片子虽然冗余信息多了点,但电视人比较得意,因为这毕竟是电视,报纸再厉害也体现不了这些零零碎碎,琐碎的现场细节画面,包括主持人在拍摄现场说话。这样又做了一段时间,包括做出了每天都播出的栏目,就是《生活空间》。于是电视人就更得意了:你看,我们可以把这种东西做成每天都播出的栏目嘛,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发现还是不行,这个东西反应不了快速的东西,它很慢,它信息是有的,但没有量,有质而没有量,它有时候很长,像10来分钟的《生活空间》,但没有多少信息量在里面,这样它要传播起新闻来就不合适了。纪实是对过去虚假的反拨,但它解决不了电视其他的问题。

  到了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栏目《北京特快》出现了。它发现电视这个量的问题解决不了,就去想办法解决量的问题。它用“快报”的方式,首先播报语速加快,然后条数尽量多一点,这样一条一条非常快,信息量就大了,因此感觉不错。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光线”电视制作的栏目《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很好看,那一套方法基本上是当年创造、积累下来的。“光线电视”的领导人王长田、李德来,就是当年《北京特快》的创办人(还有张锦力先生)。他们都是报人,自然会把办报的经验用到电视上去,这样电视就还是没有逃出报纸那一套。于是其他的电视人一看,哟,做电视还是得跟报纸学嘛。

  问:你是不是认为,中国电视靠学习报纸就可以搞好了?

  答:《北京特快》之后又出现了成功的谈话节目,那就是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栏目。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谈话节目了,但是大家没有意识到听对于电视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实话实说》的个性风格,加上中央台的传播能力,使大家认识到,谈话看起来是广播的,但也是电视的。因为电视实际上是广播的延伸,技术上是这样,节目上也是这样。一般想当然的话,电视是要突出画面的,但是深入观察下去,我们就会发现,电视的声音是那么富有表现力,电视画面如果离开了声音就不灵了。而且,电视不像电影,电影可以光靠画面,不靠声音,我们看过纯粹没有对话的故事电影,纪录电影也有这样的——对话特别少,就靠捕捉的画面以及画面带来的同期声,就解决问题了。而电视要传播信息,光靠画面不行,这就发现了“说话”,说话在电视上很重要。电视只向电影学习不行,所以经过“报人电视”这一段后,电视节目形态又回到本源上去,我认为就是“说话”。从“说话电视”(也可以叫“口语电视”)开始,电视出现了电视自己的东西了。

  电视的本源是广播。电视本来就是广播,广播(Broadcast)这个词在英文里就是广播电视的总称嘛。电视是广播的画面延伸。广播开始发明时,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只能传送声音,后来技术发展,变成也能够传送图像了。它最前身应该是电报,电报能够远距离瞬间传送信息,但是它不能直接传送语言,只能用符码来解决,用电脉冲信号,用不同的长音短音组合构成字母。后来技术发展,能够用电来传递人声了,这是电话的功能,再发展下去就是广播,广播能够传递图像了就是电视。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把谈话节目、主持人节目当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谈话节目也有些问题,就是比较罗嗦吧,有冗余信息在里面,不干净,加上中国电视管理的原因,主播(主持人)的训练又比较少,只会背稿,说出来都不像人说话。因此,“口语电视”能不能搞下去,还是个问题。

  问:暨南大学的电视专家黄匡宇先生说,赵忠祥可以继续播新闻。你的看法呢?

  答:这话有他的道理。我们中国好像有个民众的欣赏习惯还是什么的,电视主持人老了就该下课。按说赵忠祥播到老了,有经验了,如果给他宽松一些的环境,让他调整一下语言,继续播下去,搞不好就出来了。美国的、国外的新闻主播,都是越老越吃香啊。现在有个说法是新闻主播的平均岁数是43岁,这是人最优秀的时候。因为这时人生积累差不多了,也不会太老,中年的魅力出来了。我们看到的美国的主播,比如CNN的主播,很多都50多岁60多岁了。年纪大,自然带有一种权威性,小姑娘播新闻实在使人不相信,老家伙播就好一点。奇怪的是赵忠祥不知怎么搞的很早就退出来了。是不是因为中国的电视观众还是希望播音员主持人年轻一点啊漂亮一点啊,这种国情啊?中国人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更容易接受年轻貌美?这里面的原因还需要深入分析。它关系到美学。我看到一个史料,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BBC,它开始最早的两个播音员都漂亮得不得了,十八九岁,少男少女,非常年轻漂亮,当时的报纸上讲他们像古希腊的美神。后来我就发了个感慨,我说追求年轻貌美是电视幼稚时期的一种心态。那时候也不叫主播或主持人,实际上是个司仪,因为他(她)就出来露个像吧,带出下面的节目来。

  问:你的意思是说中国电视还处在幼稚时期?

  答:中国的电视1979年以前严格说来还没有,因为那以前自然灾害啦、“文革”动乱啦,上马又下马,播出很不正常。79年以后才开始有比较像样的电视。而从观众的角度说,那还要晚,要到85年以后吧,因为那一段时间买电视机还要凭票、走后门呢。1985年以后才出现一定意义上的电视观众。严格说来,没有观众就没有电视,电视是经过接受以后才成立的传播媒介,它不像文学艺术,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当世没人欣赏都没关系。85年以前,大家还是围在一起看电视,在向阳院、居委会里看,到人家家里去看,那时候看电视的感觉还是像看小电影一样的。真正普及电视机还是88年89年以后,应该说从那以后才有现在意义上的电视观众。这样,中国电视的发展也就是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所以电视和电视观众的幼稚是正常的,也包括我们这些研究电视的人,所以中国电视主持人还需要年轻貌美的。当然再往下恐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问:那么电视到什么时候才会成熟起来呢?

  答:日常生活本来是非常平常的,电视本来擅长反映的也是平常的东西,但是新闻不允许这样。就像《生活空间》一样,把平常的生活拿出来,是不行的,非得从寻常的生活看出不寻常来,就感人了。电视记者他要有这个功夫,所以现在我们看国外的电视节目包括《60分钟》,它就是经常使用一些特写镜头,脸部的大特写,愤怒的眼神啦悲伤的表情啦,你经常看不到全局,只看到个别的人的脸,它想用这个东西构成一定的冲击力,它既是生活本身,从寻常的生活里捕捉来的,但它又产生不寻常的效果,就是通过画面这个电视独有的东西来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像这些东西,西方电视已经开始做了一些摸索了,而且积累了一些经验,中国电视因为它时间比较短,受传统媒介的影响比较大,电视人自己也在寻求,还没有整出办法来,它毕竟还年轻嘛。经过了一些阶段,就是以上说的文学的电视、电影的电视、报纸的电视这些时期,中国电视就会成熟起来。开始就是要写好词,文学性要强,制作把画面配上去就行了。这样的片子在80年代是最多的,像《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一直到《河殇》。《河殇》是这种片子的顶点,就是把词写好然后插入画面就行了,制作方法甚至是先把解说词灌进去,然后根据词的内容再插入适合的画面。这是“文学电视”,接下来就是“电影电视”、“报人电视”。电视就到此了,恐怕不行,因为就到此了电视还不是自己啊,电视总归要找到自己的路子,所以就有后来的“说话电视”、“口语电视”。当然也不就是这一种,还有很多,包括多种方式的融合。比如现在《中国娱乐报道》这样的节目形态,基本上是过去《北京特快》的延伸,但是他们在实践的时候增加了很多电视特有的东西。他们在做《北京特快》的时候,就使用了很多快速变焦技法,看起来像推拉镜头的效果,造成片子的紧张感,这样来配合文字的快速的大信息量。而《中国娱乐报道》,现在叫《娱乐现场》了,(笑)尝试了更多的适合电视的方法,值得研究。比如前期拍摄时就讲究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起幅、落幅都有一定要求,形成某种程式,靠程式的累积创造出独特的影像风格。再比如包装,不仅是一种风格了,尝试着多种风格齐上,而且总在出新,让节目包装也像每天报道的内容一样总在变化。

  问:最后一个问题,对电视节目的前景你怎么预测?

  答:电视擅长表现什么,不适合表现什么,现在已经很明白了。在内容方面,比如电视很适合传播娱乐资讯,但是,在其他很多内容领域,还不知道怎么去表现。往下,就是电视去尝试如何更好地传播各种内容的问题了。电视实际上不仅仅是新闻快报,不仅仅是新闻量的问题。电视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信息,电视不长于这个,电视更多的还是要面对现场,包括电视晚会啦电视剧啊。像电视剧这类东西,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是电影,大多数电视剧是电影,是电影的电视化。真正的电视剧恐怕是一种时事剧吧,是一种直播的、不断地有今天的、同时的东西进来的,甚至可能是跟新闻事件混在一起的东西。真正的电视剧品格还没出现。电视的表现力肯定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现在只是刚刚看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发掘出来。中国电视还年轻,世界电视也很年轻。世界电视发达国家也就是50年代60年代才开始的,也就是三四十年,而报纸已经搞了几百年了。而且电视在这几十年里一直是老大,老大呢就不思进取,它天生带来的一些魅力呢使它进步不大。也就是从现在开始,互联网出现以后,电视它处在报纸杂志的地位上了,互联网使它处在传统媒介的位置上了。现在电视得跟互联网拼,它得更多的改变自己,发展自己,这样它的潜力就出来了。过去我们看到的电视节目的一些创新的苗头,可能以后就会发展起来,可能再过几十年电视会变得跟今天完全不一样,什么现在想不到的东西那时候都出现了。电视现在也开始紧张起来了,因为电视现在连报纸都做不过。本来我们一天天说报纸快死了快死了,但是它没死,它倒发达起来了。现在这一点特别明显,就是报纸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战胜电视了。一个《广州日报》,我听说年收入就在10个亿以上,现在没有一个省的电视台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数,而办电视还特别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归根结底还是得从好的节目里来。

84800587 、84800585 版权所有: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006192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 邮编410003 办公电话:0731-84801916 传真:0731-84801955 邮箱:2399739646@qq.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