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遗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节目形式,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域,让观众在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古老非遗“活”在当下。文化生态场是由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组合成的立体空间,是非遗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是非遗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整体性场景。每一地特有的非遗延续、传承和活态利用,都与文化生态空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节目摄制组走进浙江、福建、江苏、云南、山西、四川、广东和湖南等各省的古城小镇、历史文化街区、山水庭院,回归非遗生发原境,构建非遗文化生态传播场。由主持人、专家和影视演员组成的非遗体验团以探索为导向,带领观众以沉浸式互动方式体验非遗之美,全景展现中国深厚绵长的非遗文化之脉。同时,节目更加注重展示非遗活态传承创新应用的场景,这种代入感能够促进受众对于中国非遗内涵的认知,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非遗里的中国》运用非遗影像立体化传播,展现细节之美,实现美学升华。节目秉承“思想+艺术+技术”理念,创新使用集访谈、体验、秀演、文创设计等环节于一体的多元传播方式。节目中既有嘉宾行走式的移步换景拍摄,又有和非遗传承人的互动体验,集纪录片、文化访谈等节目形式之精华。后期制作中融入短视频、直播、动画等剪辑方式使得节目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数字影像技术构建的立体化传播提升了观众的感官体验。综合运用CG特效、XR场景、超比例、微缩景观等技术手段,以近景或特写展现精细和创新之处,以此打造出“生活里的非遗美学秀”,比如从纤毫毕现的木雕到热气腾腾的红团,从墨韵雅致的竹刻到黄金瓷器,从融入遥感技术实现动态交互的苏绣到运用水密隔舱技艺的破冰船,观众跟着体验团陶醉在烟火气和时代美学的光晕中,从不同视角领略非遗的多重价值。
而最令人惊喜的当属《非遗里的中国》呈现了非遗在当下跨界融合展现内在魅力的更多可能性。在近一段时间播出的节目中,中国歌剧舞剧院用艺术为非遗插上翅膀让人眼前一亮。
节目《一纸千载》,用舞蹈重现竹纸制作技艺,从竹到纸,咬定青山,展现出竹纸文化的博大精深。舞者们穿着竹纤维服装,在竹林中翩翩起舞,用身体语言诉说着竹纸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舞台上方悬挂的巨型芳纶纸,经过500℃高温处理后仍然不燃不熔,展示了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湿抄法”的神奇效果。节目《瓷与微》,展示陶瓷微书的神奇和美妙,用微小的笔触,在瓷器上写下千古名篇。舞者们身穿白色服装,手持白色扇子,在舞台上模拟出陶瓷微书的创作过程。他们用扇子上的小字,表达出对经典名著的敬仰和赞美。用扇子组成不同的图案,象征着陶瓷微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还有《青·韵》(龙泉青瓷)、《丝·往》(蚕丝)、《原·衍生》(台州刺绣)等节目,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这些创演秀正是非遗“活”在当下、火在当下的生动展现。非遗是文艺创新的宝藏,《非遗里的中国》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挖掘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了非遗文化生命力,创演秀的连续上演,本身也是非遗生命力的另一种延续。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主题之一。当前,《非遗里的中国》仍在热播,由节目引发的“非遗与艺术的碰撞”相关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如何用艺术为非遗插上翅膀,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仍然值得深思。基于《非遗里的中国》的相关创新实践,笔者认为艺术助力非遗传承大有可为。根据非遗的不同特点,未来,我们还要从以下三点着力。一是要为非遗艺人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对于表演性质的非遗,如地方曲艺、地方戏等,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散发出其特有的风采。我们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各类非遗专场、展演等,让非遗传承人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走向更大的舞台。二是打造“舞台上的非遗”。对于首饰、服装等非遗,如银饰、蜡染等,可以通过非遗时装秀,展示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让越来越多的中国非遗走上舞台,走向世界,通过“舞台上的非遗”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将非遗元素融入艺术创作,让非遗与艺术碰撞出新的火花,诸如芭蕾舞剧《敦煌》、舞剧《唐卡》、舞剧《醒·狮》等在呈现非遗之美的同时,展现了艺术作品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