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第一届“寻乌杯” 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职工调研能力 竞赛活动获奖情况的通报
2023-06-30 11:07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n/cj/2023/06-29/10034097.shtml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应用,也带动了各领域的技术突破,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内容和形态,形成了数字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衍生出了‘数字文化’。”

  6月29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数字新生态”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如是表示。

  他指出,一方面,“文化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的创作、展示、传播和消费,丰富了文化的展现样态和交互方式,提升了文化传播效能和服务体验。

  “数字博物馆、图书馆等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服务和体验,文化内容创作的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包括大家热议的智能化ChatGPT,让网络数字文化日益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成为亿万民众精神生活的新家园。”

  而另一方面,“数字文化化”,也成为了新的文化样态。杨永恒认为,数字技术正在重构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世界并存的人类活动新场景,塑造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交往的范式、规范、道德和伦理,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我们每个人既生活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也生活在虚拟的数字空间。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网络数字空间已经成为了文化场域。人们在网络数字空间里发生着交互,产生了对自身和自身关系的构建诉求,塑造着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秩序,展现出了许多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特点,如社交媒体、草根文化、饭圈文化等,这些都反映了数字时代文化结构的变化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形成了网络数字空间特有的文化样态。”

  客观上讲,每个人在网络空间的行为方式,跟在现实空间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数字文化化的特点之一。

  “比如说在数字空间,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开放、无国界、去权威化的社会形态,以及人性‘恶’的放大。大家最近看到很多国家频频爆发的网络暴力,也反映了网络数字空间面临的新的挑战。如何建构数字空间的规则和秩序,营造数字空间有序参与的网络文化生态,构建全人类共创共享的数字空间,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他说。

  杨永恒建议,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文化生态,推动数字文化空间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数字空间文化价值塑造。“数字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形态,改变了文明发展方向,但并不会根本改变社会基本价值,尤其是对‘善’的追求。这可能是超越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根本价值所在。”

  他表示,要树立数字空间的道德观,引导“数字向善”,防止虚拟世界成为突破道德底线的“法外之地”;要塑造数字空间的价值观,既尊重数字自由,又维护数字秩序,为数字技术注入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理性,约束数字空间的不理性行为;要推动形成数字空间的世界观,使数字世界成为人类生活新空间、国家主权新疆域、全球治理新领域,使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理念成为数字空间的发展共识。

  其次,还要对数字空间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重塑,这样才有助于构建数字空间的良性文化生态。

  “要充分尊重数字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创新,同时也要夯实政府的治理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在保 障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杨永恒指出,数字企业不仅是平台服务提供商,也是平台秩序的建构者和维护者,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数字空间的“政府”角色,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共价值。“让数字企业在数字空间的公共权力更加有序运行,需要建立新型政企伙伴关系,平衡好企业的逐利性和公益性。”

  此外,政府也要提升数字时代的监管能力,有效打击网络暴力,营造良性的网络文化生态,并积极参与数字文化领域的国际事务,例如策划数字领域的全球性文化赛事奖项,参与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中国是全球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受益者,也是全球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理应为全球数字空间建设贡献力量,更多地参与网络空间的规则和构建。”

  杨永恒表示,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的发展,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数字文化发展,促进“科技向善”,让数字文明惠及全人类,以数字文明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来源:中新网

84800587 、84800585 版权所有: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006192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 邮编410003 办公电话:0731-84801916 传真:0731-84801955 邮箱:2399739646@qq.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