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是网站从搜索引擎带来最多流量的若干个关键词及其内容。从热搜概念出现以来,很多影视作品因艺术质量高超、契合时下热点、激发社会话题等原因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从而登上热搜榜。一些观众看到热搜后,对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到视频网站搜索观看。看完作品后,他们又化身为“自来水”,在网站上分享自己的观感,进而助推某个与作品相关的话题再次登上热搜。如此,就形成了创作者、作品与观看者互动交流的通道。这些行为本无对错之分,然而,随着一些平台、媒体等将登上热搜的次数多寡,作为判定一部剧是否为出圈爆款的指标,剧方对热搜越来越看重,有的创作者甚至将热搜当成“广而告之”的工具,认为“只要上热搜就成功了”,开始“为热搜造剧”。
“热搜剧”不是一种基于故事本身的创作,有些剧有意把剧情当作社会新闻来宣传,推上热搜后“骗”观众点开,以此来给剧集引流。这种剧在创作之初,有着明显为热搜而设计的导向。与正常创作确定好故事线和人物性格之后再细化内容的“串珠点翠”法不同,“热搜剧”的创作者先入为主地推断哪些内容更耸人听闻、哪些话题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设定好了要“冲热搜”的台词、情节,然后用人物行为把这些碎片内容拼接起来。因为是先确定了“珠子”,没有考虑连接的“线”,强行推进,就容易导致故事“穿贯无绳,散钱委地”,缺乏连贯的叙事线索和鲜明的主题立意,人物也缺乏自洽的行为逻辑和完整的三观,成了机械化地推动剧情发展走向的“工具人”。这类作品除了能提供有限且缺少营养的“看点”,只会让观众觉得虚假,更让整部作品的故事在无缘由的爽、虐中变得拧巴别扭。更有甚者,创作者故意走“黑红”路线,靠出位的情节桥段和人物设置博关注,通过大量差评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如此创作,只为造噱头赚流量,使作品成了四不像,更别提深刻的思想意蕴了。
这种“为热搜造剧”的创作思维背离了剧集创作应秉持的制造艺术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初心,将上热搜乃至提高经济效益视为创作的第一要务,与国产剧集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目标渐行渐远。因此,影视从业者须摆正心态,探索从优质内容到科学营销的良性发展之道。首先,让创作生产回归正常的内容生产流程,先以硬核的艺术内容打基础,再从作品中挖掘话题,进行理性营销,引导观众良性互动,从而营造健康的观剧氛围。创作者不能一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而是要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把提高质量作为剧集创作的生命线,让热度回归真实与理性,不断增强剧集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感召力。其次,影视营销应当更加客观专业。各平台应加强对渲染焦虑、炒作绯闻、激化矛盾、引发骂战等不当热搜的管理力度,让营销更多从艺术标准、社会价值等更深层维度出发,以理性、积极、适度的态度,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推介给读者和观众,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总而言之,花式营销应有硬核内容。如此,让品质和热度齐飞,才是影视生产应该追寻的正途。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