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之“互联网+”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彻底取代互联网思维,成为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口头禅,同时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一环。
“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呢?书中认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互联网+”可能是自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变革,其中蕴藏的机会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一场组织和管理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传统行业开始转型,打破了固有格局,推动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向第一、第二产业慢慢渗透,工业方面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合我的工作体会,我认为文艺也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小说、音乐、综艺节目全都上了网络,有的还在网络上首播、独播。互联网+文艺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出台后更是掀起了一轮高潮。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到底是什么?目前,学界并无精确的定义。而提起它的具体形式——如网络小说(文学)、网络自制剧、网络动漫、依托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大部分网民都不陌生。从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接入中国,到1999年网络文学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出版,从依托传统出版行业到线上自负盈亏,网络文艺的发展道路越走越清晰,创作和盈利模式也日趋成熟。依托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到现在,网络文艺的用户和产业规模已蔚为大观。以网络文学为例,来自市场研究机构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收入规模达46.3亿元,较2012年大幅增长66.7%。预计在2015年,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截至2013年底,网络文学用户达到4.3亿人。这意味着,3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是网络文学的读者。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网络文艺繁荣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些精品节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就要鼓励其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拓展市场、积累粉丝、获得收益,因为其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是统一的。但还有一些作品,思想、艺术、制作上都比较差,靠“三俗”来博眼球,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进行传播,这类作品往往还特别有“市场”,特别受“欢迎”,但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统一的,应该加以管理。
如何加以管理,我认为还是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相关配套机制。
一是网络文化产品评价机制。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明确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是我们对网络文化产品进行评价的总要求。建议建立政府指导、行业协会主体、专家和市场兼顾的网络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海外有专门针对动漫、游戏、电影等文化产品进行评级打分的网站,指导家长选择合适的作品给孩子看,提升成人的欣赏水平。我们也可以建立网络文化产品的导读、导览、导购评分系统,甚至可以植入各大视频网站、网络文学网站,使其成为群众阅读观看的重要参考。
二是网络文化产品受众反馈和引导机制。一部网络文艺作品观众到底怎么看,我们希望推荐的精品观众是否认为好看,我们认为不好的作品到底有哪些人在看或者爱看、因为什么爱看……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受众反馈机制来进行跟踪、监测和研究,目的是为了最终的疏导和引导。通过监测获取数据信息,分析成因,然后通过口碑、话题、评价、推荐等手段引导受众向我们希望其观看的内容进行消费转移。
现今,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被互联网所渗透和改变,风口就是大势,身处信息社会的我们要顺势而为,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网络文艺必须更好地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牢牢把握网络文艺的文化产品属性和创作传播规律,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牢把握中国精神这个灵魂,牢牢把握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牢牢把握中华优秀文化这一根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意识,着力推动网络视听文艺实现高质量、高品位、高层次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