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景漂创业者、陪诊员、野生动物保护者、卡车司机、试飞员、语言康复师、指挥家……从大众行业到新兴职业,从00后到夕阳红,从贵州新疆到深圳上海,不同职业,面临的职业困境与选择不同,而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坚韧乐观的心。
日前,职业观察类纪录片《乐业中国》正式收官。该片由SMG纪录片中心、人民日报数字传播、BOSS直聘联合出品,纪录片中心秦博工作室和豹思影视联合制作,在8个中国普通职场人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中,《乐业中国》陪伴观众一起跨过了2022,走进2023。
纪录片《乐业中国》在东方卫视播出后,连续四周位居全国省级卫视22点档收视率排名第一,腾讯纪录片榜单TOP1,微博热播纪录片榜单TOP1,蓝鹰数据纪录片榜TOP2,并先后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点赞报道。在互联网端,纪录片全网话题总阅读量达到5.1亿,视频播放总量6000万次,斩获全网热搜热榜33个。
深度关切当下社会职业议题
不同年龄职业选择诠释乐业精神
2022年,有1076万00后应届毕业生从学校涌向就业的起跑线,即将毕业的职校女孩王星星努力奔跑着寻找自己的出头天;而已经毕业的廖崇阳则放弃稳定工作成为“景漂”,勇敢尝试把爱好当事业。
这一年,陆续进入而立之年的他们追寻着属于自己的落脚点;36岁的牛森森毅然辞去主管职务后,以陪诊员的身份另辟赛道,三胎家庭的重担让他每天负重前行;博士毕业的初雯雯仍在家乡新疆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为河狸修巢穴、救治受伤动物是她的人生大事。
这一年,进入职场下半场的40岁职场人比往常更加焦虑和迷茫,卡车夫妇唐继军、曹海燕每天拉着几十吨货物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亲人和孩子是他们日夜兼程的最大动力;试飞员孙康宁至今仍保持着试飞员的高强度的集训,无法常常陪伴在家人身边,因为肩负祖国之重,他必须能时刻冲上云霄。
这一年,许多本应享受退休时光的60岁职场人依然坚守在岗位志向千里,93岁高龄的郑小瑛再次挥棒《黄河大合唱》;语言康复师赵小平希望能帮助更多听障孩子开口,从而“治愈”更多家庭。
《乐业中国》在职业样本的选择上,也能看到创作团队对当今社会最关切的职业议题的探讨:职校生就业、中年职场人择城、如何在工作中平衡家庭与责任……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在片中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举杯邀明月,一个跪地捡碎银”、“镜头虽然朴实,但情感特别热烈”、“被平凡人身上所迸发出来的那股生机所打动,的确有人在从事着默默无闻的职业,但他们在用他们的方式改变世界”,许多观众在看完片后都表达了对片中主人公们的强烈共情,主人公们的坚强乐观的态度与专业的精神也为他们带来了抚慰与力量。
用真实记录致敬职场素人
不凡时代尽显纪录片魅力
“乐业”是一个宏大的母题,与过往职场纪录片聚焦冷门猎奇或行业科普不同的是,《乐业中国》在保留每个人物的鲜活性、真实性的同时,也平衡了“众生相”。《乐业中国》从一种宏观却更为普世的视角,回归到了人的层面进行现实主义的关注。
《乐业中国》的主人公们都是鲜活热烈的普通人。年龄的划分,发掘的是观众们最基础的共感力。迷茫踌躇的共性,养家糊口的共性,力不从心的共性……等等,这些状态是所有普通人在这些年龄段都真实存在过的困境,也正是因为这些“真实”,才更能够打动人心。
在2022年与2023年之间的这个冬季,纪录片《乐业中国》希望能传递出勇气与力量,或许也能带来一些温暖,让我们去直面挑战。
“很荣幸,我们能够在场和他们一同经历。”总导演秦博感慨。
纪录片中心秦博工作室在这几年一直聚焦中国普通人,希望把他们的故事讲好,这其中让他们着迷的地方就在于,镜头对准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自己人生的挑战中做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