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雅琪(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为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电影产业改革创新及转型升级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当下的“多屏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大多离不开屏幕。以屏幕为媒介的视听内容成为青年群体娱乐消费的重要选择。他们花大量时间刷短视频平台,或沉浸在虚拟空间里打游戏。于是,有的学者据此推断,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甚至过时的娱乐方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下很多青年受众不仅没有远离电影院,反而更看重电影院观影的仪式感,以呼朋唤友一同观影的方式将电影院的社交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带动娱乐消费市场呈现向电影院观影回归、电影创作向现实主义风格回归的趋势。这一现象让我们重新思考电影作为银幕艺术在“多屏时代”的文化使命问题。
获得情感体验是年轻人社交的主要诉求之一。当下的年轻人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活跃于互联网构建的社交平台上。很多人的生活点滴都依赖于网络,相对来讲缺乏现实层面与人的深度交流。所以从网络回归现实时,就容易表现出“社恐”倾向。他们在进行线下社交时,更倾向于“看电影+吃饭+逛街”的模式,将探讨电影情节作为情绪释放点和社交连接点,来打破尴尬局面,找到共同话题。这种社交模式可以回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人们一到傍晚吃完饭,就从四面八方相聚在广场上,坐着凳子摇着蒲扇,观看一场露天电影,在情绪激动处或拍手叫好,或眼泪涟涟。现如今影院替代了广场,为喜欢集体观影的观众提供建立情感联结的场域。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中,人们怀揣着共同期待,沉浸在同一个故事中,对影像主体进行情感投射。
与胶片时代缺少娱乐选择,人们只能走进影院看电影不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电影以Pad、家庭投影、手机等视频终端放映形式进入私人空间。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拖拽进度条地观看电影,使观影行为呈现出移动式、随机性、碎片化的特征。而影院却不同,观众必须依据固定的时间段、观看内容甚至观看角度进行观影。在同一场所将目光望向同一方向、审视同一画面、营造同一情境,观众更容易在静心沉潜的时空氛围中走进镜头语言所营造的想象空间。在一种娓娓道来、隽永反思的传授过程中获得精神滋养和心灵浸润。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集体观看模式的兴起也是青年一代对网生内容重情绪、轻信息,重爽感、轻审美的反思。
在如今的网络空间,与电影相关的话题往往能成为舆论焦点。尤其在社交媒体上,有关热门电影的讨论以文章、话题、跟帖等形式不断涌现,时常登上热搜榜。很多观众为了加入大众社交话题讨论,而选择观看某部电影。因此,走进电影院不仅是观看行为,更意味着观众能够借助电影突破自己的圈层,参与到线上或线下的大众社交中去,找到社会归属感,建立与其他人的情感连结,乃至从大众情感生产场域建构起个体和世界的联系。
在回归影院的过程中,青年观众的观影选择也发生了改变。数字互联网播放技术升级之下,4K技术能够满足普通观众在家观影的需求,甚至曾经影院专属的3D视效、杜比音效,也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家庭影院。观众获得震撼视听效果的成本越来越低。经过影游文化和短视频的熏陶与训练,当下的青年观众有着超强的视听想象力和信息捕捉能力。他们习惯于技术支撑的奇观叙事,对电影院观影的期待更多是技术解决不了的深层问题,即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审视自我、反思自我的思考启示。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近些年到电影院观影的青年观众对国产现实题材电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观影热情。《万里归途》《平凡英雄》《十八洞村》等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让青年观众透过富有现实质感的影像了解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凡人英雄,感受精神和信仰的力量;《送你一朵小红花》《我的姐姐》《奇迹·笨小孩》等敏锐地捕捉当代青年人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表现他们为了实现梦想奋力拼搏的精神面貌。还有近几年影院举办的各种经典重映活动,受到青年观众欢迎。银幕是一面映照现实生活的镜子,银幕上的光影则表达着创作者对时代的观察,激发着观众对社会的思考。此外,近几年讨论家庭亲情、生命价值等议题的现实题材电影频成市场爆款。如刻画中国式情感的《你好,李焕英》《人生大事》《妈妈!》《四个春天》等作品,让观众在主人公的社会联结中确定自我、体验人生、释放情绪、产生共鸣,获得情感慰藉,形成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强烈观照。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反映着当下受众渴望了解现实生活的不同面向,从中获得人生启示和精神引领的心理需求。
创作内容作用于受众心理,受众心理又反作用于创作内容。“多屏时代”青年人电影消费取向的变化,将反过来促进现实题材电影、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希望广大电影人洞察这种趋势,肩负起文化使命,创造更多兼具现实书写和青春叙事,能够诠释个体与国家、青年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激发青年观众的心灵共鸣和价值认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带领中国电影业步入更加多样化、又兼具独特性的创作新阶段。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6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