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重庆如何搭上微短剧赛道“流量快车”
2024-03-29 13:39 来源:重庆日报
   

       铺垫少、反转多、爽点密集……最近,这类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两分钟不等的微短剧在网络持续走红。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微短剧市场收入超8亿元,正成为短视频界的新宠。
       重庆企业正努力搭上这趟“流量快车”。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7.94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其中重庆有1892家,位列全国第七,而且新注册量快速增加。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327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领域在内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近几年,微短剧持续火热。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得到越来越多用户认可。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全国微短剧市场中,重庆企业有哪些优势和短板,将如何冲出重围?连日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微短剧企业及相关专家。
       重庆企业争相入局
       重庆有微短剧相关企业1892家,位列全国第七
       2023年年初,短短两三个月内就有五六拨人找上门要求合作,一开始都推掉了。”蛙蛙短剧平台创始人陈强原在重庆经营一家影视公司,以制作传统电视剧和电影为主。眼看着微短剧一路“狂飙”,陈强最终在20234月入局,制作了第一部短剧。
       不仅是陈强,不少MCN机构(指专业培养和扶持网红达人的经纪公司或机构)也瞄准了这块蛋糕。
       重庆麦芽传媒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不仅有一支涵盖剧本创作、编导拍摄、后期剪辑、运营投放等在内的队伍,还拥有超200名自孵化达人。早在2022年,麦芽传媒就开始在微短剧赛道发力,去年初正式入局小程序微短剧,目前已制作完结IP微短剧超200部,全网粉丝已超6亿。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重庆微短剧相关企业新注册量302家。今年前两个月,重庆新增注册100家微短剧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4.9%
       尽管在数量上,重庆有1892家微短剧相关企业,位列全国第七,但在全国微短剧市场中的表现还算不上优秀。
       微短剧研究机构“新腕儿”发布的大盘热力榜单中,热力TOP10大多数是来自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企业,麦芽是唯一入围的重庆企业。麦芽传媒负责人称,这主要是得益于之前长期对移动新媒体内容的深耕,构建了出色的内容制作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也与达人账号矩阵和人才储备优势的支撑有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重庆企业因进入赛道较晚,目前还处于亏损或投入状态。
       流量倒逼转型
       投流占成本大头,尾部企业被“割韭菜”
       调研机构艾媒咨询发布《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称,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元。如此大的蛋糕,到底谁能成为赢家?
       微短剧产业链通常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上游主要是内容生产,包括版权方、出品方和承制方;中游则是内容分发,平台方和分销方进行平台搭载、短剧分销等;下游侧重生态支持,媒体方、代理方等进行流量投放工作。
       在这条产业链中,占据话语权的往往是掌握流量的大平台。“和传统影视剧不同,微短剧不需要前期宣发预热,只要制作完成后,直接给分发商投流。”陈强说,几乎有90%的成本用于投流,一切以数据说话,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通常3天内就见分晓。
       这种运营模式带来的问题是:回流的充值费更多流向了投流公司和平台,而非制作方。
       陈强向记者透露,去年刚开始进军微短剧行业时,团队只负责内容生产及拍摄制作,投流和播放都给了其他平台,最后分制作团队的钱很少。他自嘲“被割了韭菜”。
       像这样的问题,在微短剧行业屡见不鲜。于是,不少内容承制公司为提高话语权,开始打造产业闭环。去年底,陈强也投入200余万元成立了蛙蛙短剧平台,投流之后,用户在三方平台被吸引过来,跳转到小程序继续观看并付费。
       “虽然平台活跃度最好的时候能达到一天几十万人,但留存用户少之又少,并且爆款的制造逻辑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在陈强看来,短周期、低成本,注定了微短剧带有影视流水线的快消品属性。
       目前,陈强和团队也在探索“短剧+”,与重庆各景区共建微短剧一站式基地。比如在重庆取景拍摄和文旅营销相结合,通过微短剧载体宣传城市人文,或与文旅联动营销,形成引流效应,落地文旅产业;同时还探索孵化微短剧演员成为主播进行带货。
       从高流量走向高质量
       重庆有哪些优势和短板,专家建言促发展
       从高流量向高质量转变,内容精品化是微短剧产业下半场的必然趋势。
       “更多专业团队加入,观众口味也被养刁了。”陈强感叹,微短剧的钱越来越不好赚。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去年拍摄制作一部微短剧的成本大概是20万元,现在制作一部则暴涨至50万元至80万元。
       重庆华略数字文化研究院院长吴江文针对这一趋势表示,未来的微短剧发展趋势应该是深度的、精致的、有视觉感的文化产品,剧本争夺才是微短剧赛道最核心的战场。同时,要细分用户且能较为准确测算产品的需求量和投入产出回报,用户、投资人、产品创制方才能共同走向成熟的市场。
       重庆企业要想在微短剧赛道拼出一片天地,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在吴江文看来,重庆是一座自带流量的城市,同时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时尚文化资源,挖掘这些资源,能生产出很多很好的微短剧。比如麦芽传媒,就通过挖掘重庆红色资源,推出了革命历史短剧《火种》。
       此外,巴山渝水皆可入镜,赋能微短剧。“重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多年来吸引了不少电影来此取景,目前也成为全国微短剧公司热衷的拍摄地。”麦芽传媒负责人表示,公司此前制作的微短剧也多在重庆取景拍摄。
       相比微短剧产业发达的江浙地区,重庆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业内有个段子称,现在横店已成“竖店”,微短剧在此扎堆拍摄。去年,陈强公司制作的微短剧大多在浙江、西安拍摄,今年已逐渐把微短剧业务往重庆转移,但他发现重庆的影视基地规模相对较小,与横店无法相比,“团队近期要拍一个民国戏,需要一个民国大院,先后去两江新区国际影视城和江津白沙考察,院子是有,但不够大。”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力度很大的微短剧专项扶持政策。比如浙江临平,就提出打造“最懂微短剧的地方政府”,不光建设基地,还发布了青年网络编剧激励扶持计划,成立扶持基金等,而重庆在这方面还较为欠缺。此外,微短剧企业需要取得相关视听许可证,一些民营企业想进入行业却遇阻,“建议在资质获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
       吴江文也呼吁,重庆要鼓励业态创新,给予适度的包容;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微短剧类文化产品的评价标准,开展必要的政策宣传;及时研判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有效规范;要扶持相关产业,引导企业、团队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包括近期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重庆也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线下经济融合发展。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327日发布,截至2023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网民使用率98.3%,网络视听“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稳固
       ●报告显示,2023年,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领域在内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达11524.81亿元,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存续企业共有66万余家。截至2023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
       ●近几年,微短剧持续火热。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得到越来越多用户认可。报告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用户占比达39.9%

84800587 、84800585 版权所有: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ICP备案号:湘ICP备20006192号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 邮编410003 办公电话:0731-84801916 传真:0731-84801955 邮箱:2399739646@qq.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  网络警察报警岗亭